凸酒技改迁建项目
核心提示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工业集中区成立于2012年,属县级工业园区,远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控规审定面积21.38平方公里。近年来,按照南充市委对嘉陵实体经济、创新创业主战场、新城新区主战场的发展定位,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围绕“1+3+3+3”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初步形成了一个千亿汽车汽配产业集群,三个百亿产业集群(丝纺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三个特色园区(桑茶、医药、物流)和三个特色小镇(创业小镇、红邦小镇、电商小镇)。目前,嘉陵区工业集中区是拟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最具投资价值的园区之一,是川东北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标杆。
在拼搏中建设,一路风雨,一路前行。在创新中发展,一路铿锵,一路豪情。
初春时节的南充市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给人的感觉是惊叹,是欣喜,是振奋。鳞次栉比的厂房气势恢宏,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整齐划一的路灯闪烁夺目,奔波忙碌的身影激情洋溢……这里处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的创业奇迹。在这片炙手可热的土地上,一条路就是一批工厂创业发展的坦途,一家工厂就是一群辛勤劳动者走向富裕的舞台。
自挂牌成立以来,在南充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在平台打造、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承接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嘉陵区工业集中区上下齐心、拼搏奋进,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产业结构顺利升级,为建设“成渝第二城·宜居新嘉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嘉陵区工业集中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二,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产值超10亿企业达到13家,纳税上亿企业达到2家,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产业总产值接近4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共9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歌猛进,从2016年全市倒数第一跃升到2019年全市顺数第一;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0.1%,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1.1亿元。
短短数年间,在原本沉寂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在开明开放中成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谱写了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华章。
嘉武产业园项目地基施工
规划先行 优化园区发展布局
“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规划是工业集中区建设之纲,必须做到工业集中区规划与产业特色、自然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自身的鲜明个性与周围的各种环境相和谐。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个性化定位让工业集中区亮起来,通过一体化统筹布局让工业集中区活起来。”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始终把规划的科学编制放在首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注重园区形象的前瞻性、实用性和协调性,不断强化园区内外形象的打造和提升。
2020年,嘉陵区工业集中区以贯彻落实南充市委“155”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成渝第二城为目标,合理构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南充市嘉陵区工业集中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取得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南充市嘉陵区工业集中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同时,为嘉武产业园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玖众二甲醚新型能源加工储配及医用氧生产项目、南充长荣四川公司搬迁项目、四川海天地时装公司搬迁项目、四川百乐食品公司搬迁项目、四川中纵制衣生产建设项目、南充实维仪器建设项目、国奥通电子生产项目、都尉派出所建设项目、辉弘真空二期项目等建设项目制订完善了用地及补偿方案,确保了区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并为6家招商签约企业和1家国有企业—嘉武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及1家政府机构—都尉派出所建设项目规划了选址方案图,有力保障了各项目按时落地。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完成二洞桥工业园控规、汽车产业园控规修编,修编后园区控规总面积21.38平方公里,其中,二洞桥9.38平方公里,汽车产业园12平方公里。同时,完成汽车产业园、二洞桥工业园规划环评修编。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综合考虑园区的发展基础、产业优势和承载能力等,提升质量效益,着力构建与经济规模相匹配、与国土开发空间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发展总体格局,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将立足当前园区的工业布局形态和存量空间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产城融合、园城互动的理念,统筹园区资源,拓展增量空间、用好存量空间,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高端优势突出、空间布局合理、产城有机融合的工业新城发展新格局。
实施功能分区:立足全区用地现状,结合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与定位,合理优化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将嘉陵园区划分为高新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文旅体验区及生活配套区四大功能区。
实施产业分区:按照嘉陵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构建“3+10+N”工业空间布局体系的思路,结合未来工业发展需求,“十四五”期间园区规划面积总计40平方公里,其中控规已审定面积21.38平方公里,“十四五”新增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嘉武产业园项目主体施工
加速建设完善 提升园区功能
在嘉陵区工业集中区,每天都可以看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在开工作业,看到成百上千的建设工人在穿梭忙碌。在这里,供水、供电、场平、道路等工程齐头并进,如同并驾齐驱的一匹匹骏马,拉动着工业集中区建设这辆大车疾速狂奔;一个个入园企业也与时间赛跑,组织工人加速施工,争取最快建成投产。
倾力“筑巢”,千方百计打基础,完善提升园区功能,是嘉陵区工业集中区长期以来的坚持。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为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如期推进,针对企业建设工作实际,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为每个入园企业安排一名专职项目服务经理,帮助协调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及相关政策解释,实行“保姆式”服务,同时紧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点,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变更,及时向区领导汇报,与相关部门沟通,减少项目建设风险点,做到项目变更合理、程序合法。
园区积极启动嘉武东西部协作共建扶贫示范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四川嘉陵和浙江武义两地在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共同打造的扶贫示范园区,项目占地约270亩,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新建嘉武产业园占地55.3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已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
同时,推进嘉陵区西(充)顺(庆)嘉(陵)快速通道桃子沟段道路及隧道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作为西(充)顺(庆)嘉(陵)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南(充)潼(南)高速连接线的重要咽喉,项目总投资3.07亿元,建设道路长1200米、宽31米,双洞单向行车隧道长700米。
此外,推进四川凸酒技改迁建项目,该项目属于退成入园项目,占地约400亩,总投资5.8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推进实施南充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143.5亩,由11家医药企业组成,总投资3.92亿元,规划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
“十三五”期间,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先后完成吉利路建设工程项目,银翔车业一期用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银翔车业整车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配套建设工程项目,吉利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嘉陵区西(充)顺(庆)嘉(陵)快速通道桃子沟段道路及隧洞项目,汽车汽配产业园进场道路与达成铁路交叉工程项目,吉利二期区间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物流园基础设施项目等。
与此同时,天然气配气站建设一二期顺利竣工,南充格润天然气能源项目顺利投产,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燕京加油站项目提早建成投运,电力供应充足稳定,电信宽带、移动电话网络全面覆盖,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建成投用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随之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办公、生活服务构(建)筑物总计4482.5平方米,新建污水收集管网共8047米。伴随一个个项目推进建设,竣工投用,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只有精心构筑发展平台,积极搞好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增强集中区吸引力,才能营造出经济发展的‘洼地效应’,使各种要素汇集。”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他们将积极实施园区空间拓展行动、交通网络畅通行动、承载能力夯实行动、数字园区奠基行动、宜居宜业美化行动、绿色发展引领行动,进一步优化工业集中区环境。
实施交通网络畅通行动。依托园区已有的“四横三纵”道路体系,不断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大力实施交通骨干工程、交通通畅工程,加快园区内公路以及周边国省干线建设,全力推进园区内与外界交通网络化发展,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实施承载能力夯实行动。按照“环保、生态、低碳、智能”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园区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对现有自来水和污水管线设施进行改造,提高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的能力。完善电力基础设施,优化传统能源供应网络,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建设绿色、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稳定的现代产业配套体系。
实施数字园区奠基行动。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促进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园区内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园区内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将园区建成辐射带动性较强的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5年,嘉陵区工业集中区拟新建道路13条,总长61.3千米;配套企业基础设施土石方开挖1350万立方米;新建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扩建污水处理厂1座;新建生态湿地公园2处。
加速发展 打造园区产业集群
园区要发展,产业是基础。
2020年,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经信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区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攻坚克难、不惧疫情,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
园区积极培育嘉武东西部协作共建扶贫示范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的实施催生了3种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即扶贫基金机制、交流合作机制、产业转移机制,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150家企业入驻,解决就业3000余人,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创税2.5亿元。同时,积极培育四川凸酒技改迁建产业,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加工粮食能力达20万吨,产酒量达6万余吨,可解决就业达1000余人,年产值达40亿元,实现利税达10亿元。
此外,积极培育南充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产业。该中心是经营业务涵盖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中医药材、中药饮片、保健食品等,集采购销售、仓储管理、物流配送、自选超市、电子商务、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医药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川东北规模最大、集聚企业最多、布局规划最佳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实现年销售额20亿元,创税3500万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
“十三五”期间,嘉陵区工业集中区产业实现加速发展。
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汽车汽配工业产业加速发展壮大。银翔车业引领工业发展,银翔车业整车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配套建设工程项目顺利竣工。项目总投资达99675万元,场平工程场平面积达2651.1亩,边坡支护工程面积达418660平方米,修建截排水工程达12000米。
作为园区支撑产业的丝纺服装、食品饮料产业增速再创新高。嘉陵区天然优势助力丝纺服装产业加速发展,积极培育中的丝纺品牌推动丝纺服装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截至2019年,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产业总产值接近400亿元,其中食品产业增速创历史新高,助力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拉动产业园区生产总值的增长。
“未来5年,我们将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重大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强基行动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园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坚持创新引领,引导园区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智造’转型升级,引领制造业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园区将积极实施“三大行动”。
实施工业强基提质行动。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业”指导思想,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功能分区分明发展。着力构建“一主引领、多业支撑、结构合理、梯度接续”的“1+5+N”产业发展格局,“1”即汽车汽配产业,是引领嘉陵区工业发展的核心主导产业;“5”即丝纺服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和电子信息,是支撑全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N”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产业,如智能物流、数字经济等。
实施融合创新开拓行动。以改造升级园区的传统制造业,推动园区的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加快培育研发设计、创意服务、商务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等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开拓“制造业+服务业”的新模式。
实施特色园区打造行动。建设科技园,打造成渝地区创新创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将创业小镇建成嘉陵区创新创业的代表平台、新兴产业的聚集高地;加快红邦小镇的建设进程,构建家具制造、木雕、文玩、文化休闲、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业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何家沟食品工业园,培育一批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食品产业集群和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商标;打造电镀产业聚集园,在园区内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园区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整个工业园区电镀废水零排放、零污染。
服务至上 保障护航企业发展
工业集中区的本质就是企业的发展,纵观国内工业集中区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提高服务水平显得愈来愈重要。从某种角度讲,优质服务就是工业集中区的品牌。
一直以来,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始终遵循企业至上的原则,不断探索创新为企业服务的形式、方法和内容,大力推行无极限“保姆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铸造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和企业发展的福地。
“十三五”期间,嘉陵区工业集中区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为32家企业完成落地选址,选址面积达5500亩;全力推进不动产权书办理,累计为36家企业办结不动产权书,取得60%办结率的成绩;协调企业出让工业项目用地达3201.9877亩。
为助力园区发展,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不懈地狠抓安全生产。园区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完善并实施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同时狠抓管理队伍建设。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认真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紧盯重点领域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实现安全问题处理与违规企业整改并行。
“努力做到亲商、安商、便商、扶商,是工业集中区优化软环境建设的根本和长期培育的服务品质。”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他们将继续在服务保障支撑上下功夫,坚持在政策上加大优惠力度,在资金上加大协调扶持,在法律上加大保护,在工作上加强服务,真正做到让名、让利、让权给外来投资企业,让投资者安心、放心、舒心。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一站化”和“保姆式”全方位精准服务模式,对入驻园区的企业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代办工商营业执照、环评等手续,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并联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程序。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让园区企业家、市场主体真正感觉到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
同时,积极创新行政机制,提高政务效率,改善法治环境。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公共服务特征的服务新体系;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园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感和获得感;禁绝执法者“吃拿卡要”和“乱作为”行为,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全力保障资金支持。建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园区特色产业以及龙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新兴互联网产业、5G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加强银企合作对接,打造园区金融超市,架设银企沟通桥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向企业提供信贷的力度,有效解决“融资难”。
现代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
采访后记>>>
拥抱﹃十四五﹄扬帆向远行
“十四五”,新起点,新征程。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重大部署,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决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推动全面创新、深化改革、狠抓质量效益提升、体制机制完善、数量规模跨越,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绿色产业建设,全力将园区打造成嘉陵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开放合作的主平台和改革创新的主阵地……这是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的目标追求。
——坚持特色发展。在现有的“1+3”产业体系基础上,综合园区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拥有嘉陵特色的汽车汽配产业、食品药业产业、新型建筑建材产业以及丝纺服装产业,不断扩大市场,产生品牌效应。
——坚持创新引领。坚持以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实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充分发挥园区创业小镇的优势,搭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等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传统产业升级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推进企业技术革新进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推动产业集群。利用园区的四大优势产业,建立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饮料和新型建材供应链,积极引进专业化的供应商、零售商,以及相关合作企业,增强园区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园区产业的竞争能力。
——促进产业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融合互动、相互依存,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提升配套功能。推动工业互联网+5G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物流仓储配套技术化水平,提升工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园区。
紧抓“规划一座新城·再造一个园区”发展定位,着力向实体经济要实力、向新城新区要魅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全力争创全市园区经济发展进步区……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嘉陵区工业集中区正扬帆向远而行。
通讯员 吴兵 王晓林 记者 何军林
责编 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