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人大常委会评议道路交通执法工作
列出问题清单促审议意见落实
日前,江津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江津区政府关于道路交通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评议,形成了审议意见。在这份“特别”的审议意见中,既有面上的整改要求,又有点上的“问题清单”,还附有“问卷统计表”。
当前,江津区正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于是,在江津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有36件代表建议涉及道路交通管理执法方面,占比达6.7%。因此,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将道路交通执法工作列入2022年监督议题,以此推动全区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于4月底全面启动了区政府道路交通执法工作评议。此次工作评议采取区镇人大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分动员部署、专题调研、集中评议、督促整改4个阶段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专题调研阶段,调研组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除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外,还加入了新面孔——基层人大代表和媒体记者。
据介绍,在5个小组中,共有60余名区人大代表参加,记者有10名。调研覆盖几江街道、李市镇等10个镇街。
各个小组不仅实地检查了各个交通要道、关键路段,查看了收费站、交通劝导站、交巡警执勤点、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还查看了车管所、客运中心等单位和部分客运企业,并分别召开了座谈会,收集梳理问题意见。调研过程中,随行记者会用镜头一一记录。
与此同时,调研组还向人大代表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总计1800份,收回问卷1736份,其中有效问卷1714份。调查问卷涉及违章处罚、道路建设、设施维护、宣传教育等。通过问卷,广泛征求了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驾校负责人和行人等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建议,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分析,为提出审议意见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依据。
日前召开的江津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区政府关于道路交通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报告开展评议。
在分组审议时,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踊跃发言。大家分别提出问题,涉及江津区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大货车在中心城区乱停乱放、渣土车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交通信息化设备兼容性差、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执法力量不足等。根据调研和审议情况,江津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加大道路交通执法力度、提升道路交通执法水平、加强对影响执法效能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管理、持续增强全民道路交通法治意识等审议意见,同时梳理出影响较为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9个方面的问题列出清单。
对道路交通执法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时,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肯定了道路交通执法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
记者 唐孝忠 通讯员 唐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