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您的位置 首页 了然副刊

万家灯火是故乡

◎ 陆寿青

从四川成都搭乘动车抵达重庆万州北站,夜幕已降临。山城的秋雨,如约好的情人,我们一出站,她就袅袅娜娜地迎上来了。那个叫翠翠的东道主笑咯咯地说,你们一到,连老天爷都感动落泪了,真是贵人出门招风雨啊!

2023全国法治(制)媒体川渝采访行,重庆的点设在万州区。第一次到重庆,分不清东西南北,以为万州既然是“区”,那大抵应该在重庆主城区内。岂料,万州却远在渝东北,到重庆主城后,还得继续往前行近300公里,都到湖北恩施界了。

路上清闲,大伙一番攻略,得知地处三峡库区的万州是中国著名的烤鱼之乡,顿时精神陡增。一闻到美食,西藏的周总便开始本色演出,像个馋孩似的不停咂嘴,惹得众人跟着口水直冒。

不出所料,晚上夜宵主打的就是万州烤鱼,地点就在长江边上。

临江听雨,别有浪漫。看着眼前的欢愉,想起李商隐的巴山夜雨,顿时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那一夜,一边观赏美景,一边品尝美食,谁也记不清,多少如诗的酒一饮而尽,又有多少如酒的诗脱口而出,散落江堤。

一道菜,就是一座城的记忆。相传,万州烤鱼的来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生活在距万州区上游28公里的瀼渡镇一带的獽人一族。临水而居,靠水吃水。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三峡地区夏天湿热多雾、冬天阴冷湿寒的气候特点,使一代又一代的当地人探索形成了粗野豪放的麻辣酸香的独特饮食口味,以及码盐腌浸、上架烧烤、装盘混沌一气呵成的烹制流程。“鱼儿乐,鱼儿悲;水里生,火里毁;天生一道佳肴菜,舍身满足人间美……”这是郭沫若当年回乡探亲品尝万州烤鱼之后写下的一首小诗《鱼的诉说》,由此可见万州烤鱼早已深入人心。

美食是一座城市的烟火,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钥匙。但要了解万州的前世今生,你得去一趟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又名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是纪念三峡百万大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是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和移民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动工兴建,历时近20年。期间,2个地级市、10座县城、106座城镇因此涅槃重生,131万移民迁徙,其中地处三峡腹地的万州区是第一大移民区,累计动迁人口达26.3万人,移民规模占重庆总量的1/4,占库区总量的1/5,数量、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任务之艰巨浩繁,在中外水利建设史和工程移民史上前所未有。

走进三峡移民纪念馆,最撼人心魄的当是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那一天,我们一帮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同仁驻足在“百万移民 深明大义”板块前看到那一墙生动感人的照片时,没有人不为之动容落泪。

舍小家,为国家,那是一个个让人泪奔的场景。在展厅里,有一张照片最让人动容。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叫徐继波,他家八兄妹都是移民,但只有排行老四的徐继波要外迁到上海崇明岛。草木情深,故土难离。离开家乡的那天早上,徐继波的父亲将一蔸黄葛树苗送到儿子的怀里,让他把树带到新家的土地上栽种,希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自己的根。那一刻,一家人抱成一团,一个个哭成了泪人,难分难舍……

这张照片,之所以让一个个陌生的人产生共鸣,不仅因为它展现了普通人的朴素情感,更因为它展现了库区人民的大义。

黄葛树是重庆的市树,这种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有特殊记忆功能的树,你哪一天哪个季节种下它,那一天那个季节就是它的生日。从此每年生日一到,无论春夏秋冬,黄桷树都会自然而然落叶,变得赤条条,仿佛刚出生一样。三峡库区的外迁移民就是这样将思乡之情寄托在黄葛树上,不管走到哪里,一看到它们,就想起自己离开故乡的日子,想起远方的亲人。

据统计,在整个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中,共有19.32万人外迁到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千里峡江,安澜盛世。回程的前一天晚上,东道主特意安排我们乘船夜游平湖万州。夜晚的万州,璀璨夺目,犹如一座水上不夜城。遥望岸上宛如玉坠的三峡移民纪念馆,感受万州的蝶变新生,我想到了静躺在160多米水面下的万州古城,想到了徐继波们怀抱黄葛树泪流满面告别故土的悲痛与不舍……

歌曲《祖国不会忘记》里唱:“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来到万州,让我们知道,在共和国的星河里,千千万万的徐继波们就是那永远闪光的一个。因为有了他们,才换来了万家灯火。而他们的故乡,就闪耀在万家灯火中……

(作者系广西法治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   编:刘学燕 覃蓝蓝

审   核:覃蓝蓝 万先觉

总值班:杨旭军

【免责声明】重庆法治在线网未标有“来源:重庆法治在线网”或“重庆法治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电023-8819682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了然文学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