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津区吴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江津区人民法院油溪法庭委托,调解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
李某乙与陈某某2016年3月协议离婚,离婚时双方约订婚生子李某甲由其母亲陈某某抚养直至成年,李某乙每月支付1000元作为李某甲的抚养费。但是,从2016年4月至2024年7月,李某乙从未支付过抚养费,已累计拖欠抚养费10万元。李某甲即将进入高三,面对生活的重压,陈某某作为李某甲的法定代理人,一纸诉状将李某乙起诉至江津区人民法院。
抚养费纠纷往往伴随着情感的冲突和沟通的缺位,为维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减少因对簿公堂对父子亲情带来的二次伤害,吴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竭尽全力通过调解化解纠纷。
由于李某乙在璧山区打工,李某甲和母亲陈某某在沙坪坝区居住生活,当事人双方均不在江津区吴滩镇当地,调解员只能通过电话反反复复多次沟通,利用“背靠背”调解技巧,了解双方的真实想法与底线,以情感为纽带,以法律为依据,耐心倾听双方的心声,尤其是引导李某乙认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与担当,让其知晓陈某某多年来独自抚养李某甲的艰辛和困难。
通过调解员二十余天的倾心沟通协调,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李某乙在2025年7月31日前分3期支付完112000元的抚养费,并承诺以后将更多地参与儿子李某甲的生活中,陈某某也表示愿意给予李某乙一定的宽容和理解,希望父爱的回归能给李某甲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鼓足劲。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后,调解员立即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法院经审查后,于24小时内作出确认的裁定。
经回访,李某乙已按约如期支付第一笔抚养费3万元,并和儿子李某甲时隔八年重聚相见,对于调解结果,双方都表示非常感谢。通过“诉调对接”,双方当事人仅跑一趟就实现了纠纷的和平化解,不仅免去了来回奔波对工作的影响,也收获了心灵的救赎和爱的重生。
据了解,吴滩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调解为抓手,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该镇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矛盾纠纷380件,通过法律和调解的力量,让当事人看到法律的严肃和温情并存,感受到爱与和解。
通讯员 王艺颖 张宇
责 编:徐瑞阳
审 核:覃蓝蓝 万先觉
总值班:杨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