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您的位置 首页 最前沿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 石柱县发挥比较优势 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今(2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石柱县专场。石柱县委书记张华作情况介绍。

今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40年来,石柱充分发挥四大比较优势。”张华介绍,石柱生态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2%、居全市前列,自然资源富集,风力资源储量达500万千瓦以上、居全市第一;人文底蕴厚重,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唯一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在石柱封侯拜将;区位交通优越,地处渝东南和渝东北的结合点,也是重庆和湖北的连接点,沪渝、石渝、石黔等4条高速公路交汇,渝利铁路横穿全境,并设有两个动车站;产业特色鲜明,是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黄连之乡、全球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也是全市清洁能源基地、全市泵阀产业基地和全市康养消费品产业基地,同时还是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当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优化升级、城市更新治理、动能转换提升、绿色低碳转型‘五大主动仗’,加快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张华表示,全县突出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率先在全国走出“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构建起政府规划引领、企业市场运营、群众共同参与的三方联动发展模式,吸引了1183家企业主体投身到石柱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

农业方面,石柱唱响“三色”产业,即以红色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以黄色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和以绿色莼菜为代表的生态果蔬。石柱红辣椒获评“全国十大名椒”,该县加工辣椒产量占到全市70%以上;石柱黄连位列“渝十味”之首,产量占全国60%以上;石柱莼菜是纯天然的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畅销海内外。“三色”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工业方面,依托风、光、水、矿等本地资源禀赋,打造清洁能源、泵阀仪器仪表、康养消费品、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重点围绕清洁能源、泵阀产业仪器仪表打造两个100亿级产业链,到2027年,“四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将突破120亿元。

旅游方面,以成功创建的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带动全域康养。大黄水片区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近40万人次,10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此外,该县突出城市更新治理,坚持外塑形、内铸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成为渝东南地区唯一拥有2家三级公立医院的区县。深入挖掘土家人文,保护修复文物建筑,打造以玉带河为代表的城市记忆,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座千年古城有机交融。

突出动能转换提升,着力强化改革创新驱动、人才智力撬动,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例如在黄连产业上,石柱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特色产业挖潜,推动传统黄连产业延链增值。

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全域康养、绿色崛起,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一方面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连续5年获得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天蓝、水清、地绿成为石柱人幸福生活“标配”。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绿色富民产业,让绿色生态不仅成为石柱的“最美底色”,更成为老百姓的“幸福源泉”。

责   编:徐瑞阳    

审   核:覃蓝蓝 万先觉    

总值班:杨旭军

【免责声明】重庆法治在线网未标有“来源:重庆法治在线网”或“重庆法治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电023-8819682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了然文学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